疎齋集卷之十一 / 雜著
疆域關防圖說 a172_276c
[DCI]ITKC_MO_0449A_0110_040_0010_2004_A172_XML DCI복사 URL복사
東國。古無地志。檀君肇基。事旣鴻荒。自古傳說者。但云號朝鮮而都平壤。其疆域。今不可考矣。箕子受封。漢史云。在於玄菟樂浪。唐人亦曰。遼東本箕子國。吳澐東史。亦以爲遼河以東。漢水以北。皆箕氏地。然則遼東之始屬a172_276d後朝鮮明矣。而界限難詳。不可作圖。三韓以下。各具圖說。
三韓分界。
三韓。馬韓辰韓弁韓。並古辰國之地。漢初。朝鮮侯箕準。爲燕人衛滿所攻奪。乃率其左右南奔。至韓地金馬郡。今益山郡 立爲馬韓王。辰韓。秦之亡人。避役入韓地。馬韓。割東界以與之。或稱秦韓。常用馬韓人作主。制於馬韓。弁韓亦曰弁辰。屬於辰韓。與辰雜居。馬韓在西。有五十四國。北與樂浪南與倭接。辰韓在東。有十二國。北與濊貊接。弁韓在辰韓之a172_277a南。有十二國。南與倭接。凡七十八國。大者萬餘戶。小者數千家。各在山海間。東西以海爲限云。此皆雜出於史記兩漢書三國志通典等書。而其說或多不通。勝覽。以爲崔致遠。以馬韓爲高勾麗。辰韓爲新羅。卞韓爲百濟。出文昌上太尉狀。 已有定論。非致遠創爲之說。自三國初相傳之說也。金富軾地志。亦以致遠之說爲是。謹因舊說。以京畿忠淸黃海等道。係于馬韓舊域。以全羅道係于卞韓舊域云。金敬叔周官六翼。叙三韓則云。高麗幷樂浪卞韓。百濟幷馬韓帶方。叙三國則直以高勾麗爲馬韓。百a172_277b濟爲卞韓。其說自相矛盾。權近,李詹等修東國史略。乃以馬韓爲百濟。卞韓爲高勾麗。三國遺事。未知誰作。而云麗地自有馬邑山。故名馬韓。濟地自有卞山。故云卞韓。今平壤有馬邑山。扶安有邊山。恐或有徵。而其取名。亦未知必如是也。東人之傳說不同又如此。文獻無徵。可勝歎哉。然至今遼瀋之人。自稱三韓人。豈辰韓亦甞幷有玄菟眞番之地。遼人猶不忘舊邪。但箕準南奔金馬。衛滿據有樂浪。其力能壅遏辰國。不見天子。至滿之孫右渠。漢置四郡。自此辰韓之地。已不能跨有遼左。三韓a172_277c之稱。盖亦千年圖志所傳。必有明據。而今不可見。姑依崔說作圖。以傳疑云爾。
四郡二督府
衛滿旣逐箕準。據其地稱王。是爲衛滿朝鮮。漢惠時中國初定。滿侵降旁邑。地方數千里。至孫右渠。誘漢亡人滋多。辰國欲上書見天子。又壅遏不通。武帝遣使誘右渠。不奉詔。元封三年。遣楊僕,荀彘等滅右渠。定朝鮮地。置樂浪,臨屯,玄菟,眞番四郡。樂浪治朝鮮縣。今平壤 臨屯治東暆縣。今江陵 玄菟治沃沮城。今咸鏡道 眞番治霅縣。在今遼東 昭帝始元五年。以a172_277d臨屯幷於樂浪。眞番幷於玄菟。爲樂浪玄菟二郡。玄菟後徙居高勾麗西北。更以沃沮濊貊。悉屬樂浪。二郡所屬。幷二十八。○東國史略云。昭帝始元五年。以樂浪臨屯。爲東府都督府。玄菟平那郡。爲平州都督府。東府卽樂浪。平州卽玄菟。平那乃眞番也。勝覽平山府云。漢昭帝始元五年。置二外府。以朝鮮舊地。平那及玄菟郡。爲平州都督府。今府東牛峰縣聖居山。卽古之平那山。以郡得名。疑府卽漢時都督府。史略。以平那爲眞番。勝覽。以平那爲平山。未知史略何所考據。今平山府東五里。有a172_278a古邑基。俗傳漢時都督府。基址宛然。亦未知何地爲是。樂浪東府。今無古跡可記。
三國肇基
三國。俱起於漢宣成以來四十年之間。○新羅始祖朴赫居世。宣帝五鳳元年甲子。立國於辰韓之地。都金城。今慶尙道慶州府也。府東五里。有土城古基。 國號徐耶伐。東國方言。尙多羅音之舊。至今方言稱京都爲徐兀。疑徐耶伐之訛而促也。羅人稱其君曰尼斯今。至今方言以君上爲臨。今疑亦尼斯今之訛而促也。 後稱新羅。後唐末帝淸泰二年乙未。降于高麗。歷五十六王九百九十二年而亡。 ○高勾麗始祖高朱蒙。元帝建昭二年甲申。立國於卒本川上。或云今平安道成川沸流江上a172_278b流。 國號高勾麗。亦稱卒本扶餘。唐高宗緫章元年戊辰。唐將李勣。與羅人攻之。歷二十八王七百五年而亡。 ○百濟始祖溫祚。成帝鴻嘉三年癸卯。立國於河南都慰禮城。今忠淸道稷山縣東二十一里聖居山。有土築古城。 國號十濟。後稱百濟。以十人濟。故初稱十濟。後以百人濟。故稱百濟云。○唐高宗顯慶五年庚申。唐將蘓定邦。與羅人討之。歷三十一王六百七十八年而亡。
新羅疆域
新羅起於辰韓。又幷弁韓。漸收悉直沙伐等國。其疆域。東南至海。西至智異山。北至漢水。與麗濟地錯犬牙。自其始祖。無移都居金城。後世多處兩月城。俱在金城傍。今有古城基。 杜佑通典云。其先本辰韓種。其國a172_278c在百濟高麗二國東南。東濱大海。劉煦唐書云。東南俱限大海。宋祁新書云。東南日本。西百濟。北高麗。南濱海。賈耽四夷述云。辰韓在馬韓東。東抵海。北與濊接。其見於史傳者。大略相似。赫居世後三十世。至太宗王文武王時。當唐高宗顯慶總章之年。庾信與唐將蘇定邦,李勣等。侵滅麗濟。平其土地。遂置九州。本國舊界之內。置三州王城。東北曰尙州。南曰良州。西曰康州。百濟界內。置三州。故城北曰熊州。次西南曰全州。次南曰武州。高勾麗南界內。置三州。西曰漢州。又東曰朔州。又次東曰溟a172_278d州。鴨江以西入中國。九州所管郡縣。四百五十。幅員之廣。斯爲極矣。及其衰也。政荒民散。疆土潰裂。弓裔據漢北。稱後高麗。甄萱據湖南。稱後百濟。 高麗太祖討平之。敬順王獻其餘地于高麗。○百濟高勾麗舊地。各有其圖。故今只以文武王以前疆域。爲新羅圖。
高勾麗疆域。
高勾麗。始屬玄菟。漸幷荇人盖馬沃沮等國。據樂浪玄菟遼東之地。其疆域大抵東至海。南至漢水。西北跨有遼左北扶餘之地。今以東海南漢西鴨綠北豆滿爲限作圖。江外地不可詳。且非我境。故a172_279a略之。地勢長。故分作南北二圖。其初起處。卒本川。勝覽。繫之于成川。盖以沸流水松壤國爲證。而亦未可知也。通典云。朱蒙自北扶餘東南。行渡普述水。至紇升骨城居焉。古記云。朱蒙自扶餘逃難。至卒本。金富軾以爲紇升骨卒本。似一處。而漢志所云玄菟郡屬縣高勾麗。是歟。然則卒本似非鴨水以南之地也。其後四十年孺留王。移都國內城。一名不而城。勝覽。引鄭麟趾高麗志。謂在古麟州。今屬義州 金富軾以爲漢志云。樂浪郡屬縣。有不而。唐李勣。以高勾麗諸城。置州縣。目錄云。鴨綠以北。已降a172_279b城十一。其一國內城。此城亦在北朝境內。不知何所。然則鄭志何所據也。其後四百二十五年。長壽王。移都平壤。又一百五十六年。平原王。移都長安。金富軾以爲唐書云。平壤亦謂長安。而古記云。自平壤移長安。二城同異遠近。不可知矣。其後八十三年。寶藏王。爲唐所滅。西界入中國。南界歸新羅。北界多入渤海靺鞨云。
百濟疆域。
百濟初屬馬韓。漸拓境。滅馬韓。幷取諸邑。其疆域。東至智異。西南至海。北至漢水。後漢書云。三韓凡a172_279c七十八國。百濟是其一國焉。七十八國。今不可詳。而盖如沙伐甘文松壤之屬。各立君長而稱國。濟之始穪十濟也。亦如此。 北史云。百濟東抵新羅。西南俱限大海。北際漢江。其都曰居拔城。又云。固麻城。其外更有五方城。通典云。百濟。南接新羅。北距高麗。西限大海。舊唐書云。百濟。扶餘之別種。東北新羅。西渡海至越州。南渡海至倭北。高麗。其王所居。有東西兩城。新唐書云。百濟。西界越州。南倭皆踰海。北高麗。三國史云。溫祚十三年。自慰禮。移都漢山。今廣州南漢城 古記云。溫祚至慰禮城。歷三百八十九年。近古肖王。取高勾麗南平壤。移都漢城。今京a172_279d都○本記云。溫祚十四年。自慰禮遷都漢山築城。古記云。近古肖王取之。未詳。 歷一百五年。文周王移都熊川。今忠淸道公州 歷六十三年。聖王移都所夫里。國號南扶餘。今忠淸道扶餘縣 歷一百二十二年。爲唐所滅。舊有五部。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。唐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。未幾。新羅盡幷其地。○郡縣甚多。故今分爲南北二圖。今一州縣。濟時分爲數三縣。
高麗統合
麗祖起於羅季。除弓裔討甄萱。操雞搏鴨。統合三韓。定鼎松都。後梁末帝貞明四年戊寅。卽位。國號高麗。 其疆域。東西南a172_280a抵海。盡有羅濟之地。西至鴨江。鴨江以西。已入中國。 北至鐵嶺。金宗瑞疏曰。麗祖力能統合三韓。威不及朔方。只以鐵嶺爲界。盖北路久陷於女眞。麗祖統合時。猶未入版圖。 西北之地。不及高勾麗。其後睿宗命尹瓘斥其地。自成川至先春嶺爲界。 旋得旋失。至高宗又沒于元九十九年。以咸興都連浦爲界。築長城。恭愍王遣柳仁雨復其地。故圖以復地後豆滿爲界。諸道沿革不一。不可盡記。而成宗始定十道。曰關內。曰中原。曰河南。曰江南。曰嶺南。曰嶺東。曰山南。曰海陽。曰朔方。曰浿西。其所管州縣。共五百八十餘。至顯宗。又增損州縣。置三京四都護八牧五十六知州二十八鎭將二十縣令。 後定爲五道兩界。曰楊廣。曰慶尙。曰全羅。曰交州。曰西海。曰東界。曰北界。 其前後置道。不可隨a172_280b變革爲各圖。故從北至南。分作五圖。俾不縮沓難看。兼便倂考沿革大略云。
我國疆域。
太祖康獻大王。受天明命。定鼎漢陽。洪武二十五年壬申七月十六日。卽位于松京。越三年。定都于漢陽。 疆域。因麗之舊。東南抵大海。西至鴨江。北拓地至豆滿江爲界。東西一千里。南北二千三百里。列聖相承。分域內定八道。諸道名或多變改。成宗朝以後。定今名不改。其後或以綱常罪人革邑。則改道名。 處四方之中曰京畿。西南曰忠淸。東南曰慶尙。偏南曰全羅。正東曰江原。正西曰黃海。東北曰咸鏡。西北a172_280c曰平安。松京置開城府。凡京二。府四。大都護府四。牧二十。都護府四十四。郡八十三。縣一百七十三。州縣之數。中宗朝以前如此。後來陞降增减不一。卽今府五。大都護府四。牧二十一。都護府六十八。郡七十四。縣一百六十一。 關防要害之地。多設僉節制使萬戶鎭權管堡。表裏山河。經緯益鞏。
京都。
古馬韓之域。百濟近古肖王。自南漢徙都。歷一百五年南移熊津。高麗肅宗。置南京。金謂磾據道詵秘記云。楊州有木覔壤。可立都城。日者文象。從而和之。王親相之。命平章事崔思諏,知奏事尹瓘往相。還奏云。臣等就盧原驛海村龍山等處。審視山水。不合建都。惟三角山西嶽之南。山形水勢。符合古文。請於主幹a172_280d中心壬坐丙向。隨形建都。從形勢。東至大峰。南至沙里。西至歧峯。北至面嶽爲界。面嶽卽白嶽。 我太祖三年。定都于此。北鎭華山。三角山 南帶漢水。左控關嶺。右環渤海。形勢甲於東方。五年。用石築城。世宗四年。改修。北跨白嶽。南跨木覔。東跨駱山。西跨仁王。周九千九百七十五步。三十三里有奇 高四丈。南北 缺 步。東西 缺 步。設八門。正南曰崇禮。俗稱南大門 正北曰肅淸。北淸 正東曰興仁。東大 正西曰敦義。新門 東北曰惠化。東小初名弘化 西北曰彰義。壯義 東南曰光煕。南小。今塞其北。有水口門。 西南曰昭德。西小 城內王宮四曰景福。壬辰兵燹燬。今有宮城礎砌。 曰昌德。在北部廣化坊。壬辰燬。己酉重建。 曰昌慶。在昌a172_281a德之東舊壽康基。成化癸卯成宗朝。爲三大妃營建。 曰慶德。在仁王南麓。光海時營建。宗廟 在昌德宮南。 社稷。在慶德宮北。 各司公廨。多在景福宮南。新舊幷一百三衙門。 文廟。在東部崇敎坊鷹峰之下成均館南。 都城內外。分置五部四十九坊。中部八坊。澄淸。瑞麟。壽進。堅平。寬仁。慶幸。貞善。長通。○東十二坊。崇信。蓮花。瑞雲。德成。崇敎。燕喜。觀德。泉達。興盛。彰善。建德。仁昌○南十一坊。廣通。好賢。明禮。太平。薰陶。誠明。樂善。貞心。明哲。誠身。禮成。○西八坊。仁達。積善。餘慶。皇華。養生。神化。盤松。盤石。○北十坊。廣化。陽德。嘉會。安國。觀光。鎭長。明通。俊秀。順化。義通。
漢城府 北漢山城蕩春臺洞附。
高勾麗北漢山郡。百濟溫祚。始築城。近古肖王。自南漢徙都。新羅置北漢山州。又改爲漢陽郡。高麗a172_281b初改爲楊州。文宗陞爲南京。肅宗營城闕。忠烈改爲漢陽郡。我太祖定都改爲漢城府。四至俱十里。東楊州。南果川。西高陽。北楊州。 鎭山三角。一名華山。新羅稱負兒岳。自平康縣之分水嶺。連峰疊嶂。起伏迤邐。西至楊州爲道峰山。又爲此山。高勾麗東明王王子沸流,溫祚。南行至漢山。登負兒岳。相可居之地。卽此山也。百濟舊築北漢山城。在山上。其南支爲白岳山。白岳東支爲𨠑酪山。白岳西支爲仁王山。仁王南支。低平逶迤。爲木覔山。一名引慶。仁王西支。抱城西爲母岳山。二山之交爲沙峴。董天使越朝鮮賦云。自弘濟院東行不數里。天作一關。南北皆山。中通一騎。險莫過焉者此也。峴南爲歧峯。一名鞍峴。仁廟甲子。副元帥李守一等。破賊适兵於此。自鞍南迤爲龍山。 漢江在木覔南。古稱漢山河。其源出江陵五臺山于筒泉。至忠州合達川。原州合蟾江。楊根合昭陽江。木覔東合中梁川。及都城開川西流。爲祖江入海。西南漕運。皆達于此江。 烽a172_281c燧。木覔山東第一。應楊州峨嵯山。乃咸鏡江原道之烽。第二。應廣州穿川峴。乃慶尙道之烽。第三。應母岳東峰。乃平安黃海道陸路之烽也。第四。應母岳西峯。乃平安黃海道海路之烽也。第五。應陽川縣開花山。乃全羅忠淸道海路之烽也。○母岳東峰。西應高陽郡蘓達山。南應木覔第三烽西峰。西應高陽郡蜂峴。南應木覔第四烽。
北漢山城。
百濟古城。在三角山重興寺北。石築周九千五百十七尺。或頹或完。基址宛然。寺前有跨川作城之形。中峰有中城舊址。寺南又有石作小門。石扉尙存。世傳百濟中葉。嘗都于此城。石門卽其宮門。史傳無記。豈近古肖王移都于漢城。又築此城。仍營a172_281d宮闕。時時入保。以避靺鞨之衝突歟。溫祚好築山城。本記所云十四年所築漢山城者。無乃此城歟。俱不可考矣。其山北。有仁壽白雲萬景峰。東轉爲釋迦普賢文殊峰。又南轉爲七星羅漢甑峰穴望義相峰白雲峰。西轉爲靈鷲元曉峰。義相元曉。對峙水口。連峰削立。外面絶險。飛鳥不能度。川流不渴。處處出泉鑿池。樹木蓊欝然。西水口稍低闊。城內崗麓嶻嶭。澗壑深邃。重興曹溪傍近之外。地勢少平夷。秋冬多烈風。春夏多雲霧。宣廟壬辰亂後。有修築此城之議。大臣李德馨往審曰。可以設a172_282a險。而山後路到白雲而斷。今則仁壽白雲之間有小路。可通人步行。 議未定而止。先朝末年。又有是議。重臣往審。無疵毁者。而亦不决。今上庚寅。有海賊之警。會諸臣議保障之所。大臣有以楊州洪福山近京都。勝於江都南漢。宜築城。又有以北漢爲言者。上命大臣將臣往審。諸議多以此城爲當築。辛卯。乃命訓局禁衛御營三軍門。分築之。仍舊基稍加變通。城周七千六百二十步。爲二十一里六百步 堞二千七百九十七。門四暗門二。以水口低闊。重興寺下。築中城。建行宮。設倉廩。三軍門各置軍營。儲餉械。募僧a172_282b營十餘刹。設經理衙門。大臣領之。重臣主其事。三大臣亦兼管。上下敎曰。緩急當與都民入保。城役訖。駕幸歷覽。
蕩春臺洞。
在彰義門外。本藏義寺故地。燕山時設離宮遊宴。其後離宮毁。而設造紙署於川東。其洞在三角白嶽兩山之間。三角之文殊峰東支。爲兄弟峰。又爲狗蹲峰。南爲白嶽。是爲洞之東嶂。文殊西支。爲僧迦碑峰。南迤爲佛巖。是爲洞之西嶂。佛巖又與仁王北麓對峙甚隘。東洞中數三澗道。合流爲水口。a172_282c洞形迤長。四山周遭如城。地勢比北漢低平。今上辛巳。右議政申琓。請築城連都城。以爲緩急入保之地。朝議不一而止。及北漢改築。而判中樞府事李濡。經理其事。上言孝廟常歎曰。我國少有兵亂。都城先潰。公私蓄積。皆付敵人。修築北漢山城。又塞造紙署洞口。以爲臨亂移御之所。公私人物。皆保無事。敵人必欲來爭。是敵人送死之地。今旣修築北漢。宜塞造紙署之口。以成聖祖遺意。乃命水口置城門。築左右翼。城數十步。洞中置北城軍倉及宣惠別倉。以儲餉穀。又請築土城於a172_282d東西嶂脊。北傅北漢。南接都城。難者以爲三城難守。連壘非計。議久不决矣。
開城府。大興山城靑石洞白峙鎭附。
高勾麗扶蘇岬。新羅置松岳郡。高勾麗冬比忽。新羅置開城郡。高麗太祖二年。自鐵原徙都松岳之陽。跨二郡之地。爲開州。創宮闕。立市廛。辨坊里。其後或改爲皇都。或爲開城府。或罷府置縣令。直隷尙書省。或屬於京畿。我太祖三年。遷都漢陽。改爲松都開城府。世宗置留守。府境。東至長湍界十一里。南豊德十九里。西至碧瀾渡三十六里。江陰三十五里。北牛峰五十七里。距京都一百六十六里。 羅a172_283a城。高麗顯宗時土築。周二萬九千七百步。羅閣。一萬三千間。有崇仁安定等二十二門。凡二十一年畢役 今皆頹廢。我太祖開國二年。以甓築內城。周二十里四十步。設五門。南大東大東小北小西小。其後增設二門。 鎭山松岳。在府北五里。初名扶蘓。又名鵠嶺。又稱神嵩。山勢自平安道陽德界。分馳千里。至牛峰長湍。爲聖居天磨。南爲此山。府城跨其巓。 二江挾流。臨津江在左。源出安邊永豊縣界。至交河烏島城。入漢江。禮成江在右。一名後西江。源出遂安彦眞山。至江陰爲助邑浦。至府西三十里。入海。
大興山城。
在天磨聖居兩山間。中有大興寺。故名其城。城在重峰疊嶂中。內外俱險。今上二年丙辰春。命大a172_283b將柳赫然築之。城周五千九百九十七步。堞一千五百三十。北門在朴淵上。有金川平山倉。南門在土峴。有軍器庫。將臺在於龍泉寺上。其下有豐德倉。又有中軍營。東門在迦葉峰外。有長湍坡州積城倉。名玄化今廢。西門在定光峰。小西門在萬景臺外。有本府白川倉。名泰安。募僧營大小十刹。初置別將留鎭。辛未。以留守爲大將。後兼管理。使中軍兼別將。設牙兵十哨。屬九邑出身。癸巳。本府諸色軍兵。專屬本府。罷他邑牙兵。凡百勾管措置。一如江都南漢矣。
a172_283c靑石洞
在府西北三十里。天磨山西支。與鳳鳴山北支。對峙束峽。峻壁削立。天,磨北洞水經其中。自西關走京城之大路。緣崖傍壁。堇通人馬。盤旋偪側。餘二十里。南北兩口俱隘。而北口尤窄。兩崖間不滿三百步。自昔稱天下之至險。中國井陘。殆不如也。故老傳言。丙子。淸汗過此。揚鞭曰。不知守此。吾事濟矣。朝鮮果無人矣。至今議關防者。皆謂宜設一關於北口。團束居民。置別將以守。移金川郡於舊金郊。領郡兵共守。受節制於松都。龍峴 一名礪峴 在洞西a172_283d路平闊。遵江而下。直通臨津。甲子賊适之不由靑石而取此路。知險夷也。此路不遮。雖守靑石。亦無益。或築行城以守。或多樹林木。以防賊路云。
白峙鎭
在金川郡東北五十里首龍山之西。卽古牛峰之白界峴。有古城址。自金川繞聖居山後。踰此峴。南通臨津。由朔寧則亦達臨津上流。卽松都東北隅之要害處。今上丙辰。命置兵馬僉節制使。鎭屬於松都軍兵。餉械猶未備具矣。
江華府 文殊山城白馬山城附。
a172_284a本高勾麗穴口郡。一云甲比古次 新羅改爲海口。高麗改今名。高宗避蒙兵入都。號江都。本朝改爲都護府。境在海島中。東甲串十里。南海岸四十里。西寅火津二十六里。北昇天浦十五里。距京都一百三十五里。 島周二百二十八里一百步。萬曆戊午。定爲保障陞府尹。天啓丁卯。仁祖避淸兵駐蹕。陞爲留守府。今上五年。兼鎭撫使。設五營。以京畿通津金浦陽川仁川豐德海西延安白川屬之。始高麗高宗。築內外城。沿海亦築城。蒙古盡毁。有遺址。其後有府城。崇禎丁丑。淸兵入。島城陷。今上五年。命兵曹判書金錫胄。築沿海墪
a172_284b臺四十九處。東南又築沿海土城。自巖至宿龍 三十六年。又命留守朴權,閔鎭遠。改築府城。增修行宮。此島自古稱爲天塹。故百年以來。修築城墪。儲置餉械。緩急之恃。比古晉陽。或者以爲島周二百餘里。難以守禦。敵人入島。則雖有內城。勢不可支。丁丑之事可徵。海邊。潮退則沮洳。自作天險。以築城塞浦之故。沮洳者盡化平陸。楊花。固是險津。甲串。冬有氷凘。二津。亦難利涉。實非萬全之地。不必竭國力繕修。反不如北漢之咫尺無津渡。或以爲丁丑之變。守非其人。不可歸咎於地勢。近京百里。a172_284c天設此險。登摩尼而俯瞰。則北有喬桐。南有永宗。中間諸島。犬牙相制。若無容船之隙。此天所以捍衛此島者也。每島盡罷牧馬。許民入耕。列置營鎭。終必得力。摩尼之南。沮洳之天險自若。沿邊亦有不必守之處。列墪兩間。矢石多相及。土城亦可據守。前者倉卒入保。故有津渡之慮。日後不幸有北警。先事周旋。預議入保。必無是慮。前功可惜。天塹足恃。不可棄置云。
文殊山城
在通津縣北十里。卽比兒山也。山有文殊寺。故亦a172_284d稱文殊。因以名城。山臨甲串津邊。俯視江都。砲火相及。人聲相聞。議者以爲欲固江都。當先守此山。冬凘塞津。退無可依。尤當築城。今上甲戌。命京軍門築此城。周五千五百二十九步。堞一千二百七十三。西南北有門。中設軍倉。本府兵。專屬于城。又有移邑之議。
白馬山城
白馬山。在豐德府南十五里。高麗以此山爲右蘇。高宗築宮于山南。城在其上。不知何代所築。而周幾四十里。今有遺址。俗傳中有七十井。今廢。山臨a172_285a昇天津邊。麗時蒙古兵。嘗由此入江都。議者以爲宜修古城。捍蔽西津。
京畿道 從北至南分作二圖
古馬韓之域。高勾麗百濟分據其地。自高麗時至我國初。沿革分合無常。世宗朝以後。無改革。中宗時。本道。牧四。都護府七。郡七。縣十九。今則府一。牧三。都護府十。郡八。縣十四。 道境。南東接忠淸道。西北黃海道。北東江原道。西抵海。
南漢山城
在廣州日長山。一名南漢山 百濟溫祚王古城。萬曆a172_285b辛酉光海時。定爲保障。始修築。天啓甲子。仁廟命完豐府院君李曙。畢築之。移邑治於城內。陞府尹。設行宮。募僧營七寺。其後增設二寺。崇禎丙子。大駕避淸兵入保。其後以重臣爲守禦使。領之以畿左漢南邑 廣州驪州利川楊根砥平陰竹陽智竹山龍仁 及關東原州營軍兵屬之。倉庫廨宇。後多增設。周二萬三千六百六十尺。爲二十里 元城堞一千七百十三四。方門有樓。瓮城四。暗門九。城廊一百處。各三間 今上丙寅。又築蜂巖外城。一千二百把。爲七里 四百四十二堞。暗門四。城廊十五處。辛未。又築汗峰外城。a172_285c周八百五十一把。爲六里 二百二十七堞。暗門一。庚寅。又築南擊臺。墪元城。四方及蜂巖汗峰。皆有將臺。此城四面俱險。中多水泉林木。可以保守。故百餘年間。增修不已。保障之重。與江都相甲乙。議者以爲有海警。當保此城。有西北之警。則當入江都。或以爲都城雖不遠。中有江津。不如連陸。且山在野中。地勢孤絶。無連絡外通之路。淸兵之四面設長圍。亦由此也。前事可徵。不可恃爲晉陽。或以爲丙子外援多敗。雖相通。亦無益。糧少不能支。今則儲糧積草。江津置船多。不必以此爲憂。天險不可a172_285d忽云。
龍津
江原道昭陽江下流爲龍津。入漢江合流於楊根廣州之界。漢南則廣州水原。猶可捍蔽南路。而此津爲東路初程。去京都不百里。上有月桂棧。下有度迷棧。實爲要害之地。自前訓局置屯長設倉。團束一哨軍。近漸解弛。議者以爲宜設小城砦。加儲粟團兵。置將領增守。以備不虞云。
洪福山
在楊州西南十里外。與佛谷,道峰,三角,紺岳,木山a172_286a相連綴。距京城五十里。山形拱抱如城郭。周遭十里 內平夷多水田。川澗流出東南。洞口成潭。仍成數十丈飛瀑。下爲深淵。自數十年前已有築城移邑之議而多異論。且以山無可伐之石。不果行。盖北自鐵嶺。南至京都。無一關嶺。此卽三國以來靺鞨女眞所甞衝突之路。今則藩胡撤歸江外諸部落歸順淸人。夷狄多變。不可久恃。不幸虜馬飮江。北路諸嶺失守。由安邊踰鐵嶺。由德原出防墻平康鐵原。數百里無一誰何。過楊州則乃京都。豈不寒心。議者以爲楊州地廣民衆。不下於水原。廣州誠宜a172_286b獨設營鎭。一如水,廣。使當一面且置一城。積儲倉廩保聚士女以爲臨急淸野之計。如欲置城。莫如此山。外勢險峻。自然成城。周遭不甚廣闊。去邑治不遠。移設非難。且與北漢相連。爲掎角之勢。近京關防。恐無踰此山。若無石。或燔甎築之。或土築亦好云。國內山谿多石。故城皆石築。累石作。城中國人笑之。
臨津
長湍坡州之界。卽西關大路之要津。或靑石白峙之路失守。賊過此津。則京城咫尺。無可遮攔。議者以爲長湍亦大邑。兵民皆靖社義兵子孫。本府乃a172_286c畿右防營。今作獨鎭。一營之軍。可以團束。與水廣楊。分鎭京城四隅。如漢三輔。以壯根本。且與坡州協守江津。捍禦神京。可以得力。或以爲津西有山。周遭十里。外峻內夷。若置一城。尤有力於江津之守。津東山崖。多樹林木。藏兵亦好云。
喬桐 注文島附
在江都西北海中。東西三十七里。南北二十三里。本高勾麗高木根縣。新羅改今名。本朝置縣監。仁祖己巳。移水營于此。陞縣監爲府使。節度使兼之。又兼三道統禦使。京畿海西湖西 設營於月串。鎭城 月串a172_286d移江華 處於江海要衝之地。而城池船艦軍兵餉械。多未備具。
永宗花梁鎭 以下缺
댓글 없음:
댓글 쓰기